document.write('
')郑北一中学校自2017年办校以来,凭借其独特的教学理念、校风校训,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教育业绩和社会效益,得到了家长们的高度认可,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。
郑北一中学校的校风校训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?它蕴含了怎样的教学理念和治校精神?让我们走进郑北一中,解读这所学校“两风一训”的教育真谛……
语出《礼记·学记》:“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,又知教之所由废,然后可以为人师也。故君子之教,喻也。道而弗牵,强而弗抑,开而弗达。道而弗牵则和,强而弗抑则易,开而弗达则思。和易以思,可谓善喻矣。”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而不要牵着学生走,要鼓励学生而不要压抑他们,要指导学生学习门径,而不是把答案直接告诉他们。如此,不仅使师生关系和谐融洽,而且使学生感到学习愉悦并能独立思考。以学生为主体,以教师为主导,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,培养学生自主精神,满足学生个性成长,让好学生变得卓越,让差学生令人刮目相看,既要有优良的学业成绩,还要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和精神面貌,这就是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。
藏修息游,是中国传统教学原则。《礼记·学记》曰:“故君子之于学也,藏焉,修焉,息焉,游焉。夫然,故安其学而亲其师,乐其友而信其道,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。”即要求学习与游息结合,有张有弛,唯其这样,才能安心学习,亲近师长,乐于交友,并深信所学之道。
东汉儒学大师郑玄曾作注:“藏谓怀抱之;修,习也;息谓作劳休止之为息;游谓闲暇无事之为游。”藏,即要胸有抱负,要集藏知识,厚积而薄发;修,即要学习新知,提高自身修养和修为,要自我修正和自我健全;息,即要学会休息,劳逸结合,才会提高学习效率;游,即课余要研学劳作,逍遥游于社会自然中,与天地精神相往来。其此之谓乎!
郑北一中以“自然、自助、自主、自省”的理念,为不同学段的孩子树立了不同的主题目标。以“弗牵、弗抑、弗达”的教风,为培养学生想学、乐学、会学制定了教育原则。以“藏焉、修焉、息焉、游焉”的学风,为团结紧张、严肃活泼的青春旋律营造了成长空间。
郑北一中把培养学生自主精神作为教育原点,促进强化学生心理体验为教育过程,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教育目的,结合中国传统教育的“根”和时代发展的“势”,将核心素养的宏观思想落脚在学生的精神成长,情感成长,学业成长的微观实践中。
郑北一中的“两风一训”,不是贴在墙壁上、打印在文件里的铿锵语言,它渗透在学校教师的一言一行里,体现在学校的主体课堂、自习课堂和兴趣课堂上,潜隐在学校的制度、措施和日常时时发生的教学关系中。它是春风化雨的过程,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振聋的雷声,没有风急云聚的骤雨,春风是智慧拂之,细雨是心血化之,是课堂教学、学校管理、师生的举手投足,是校园的一草一木。
郑北一中的“两风一训”,个性鲜明、富有特色,集学校发展目标、办学理念和培养范式于一身,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于一体,既有和谐共生之美,又具全面发展之效,既有传统教育之根,又具时代进取之势!其润泽着优雅自信的老师,涵养着文明有礼的学生,孕育着美好灿烂的梦想,意境深远,回味悠长。
器识为先,
文艺其从,
立德立言,
无问西东,
但向北一!